西坪镇位于豫西南边陲,豫、陕两省四县(西峡、淅川、卢氏、商南)结合部,距西峡县城42公里,是中原地区通向大西北的“桥头堡”。近年来,西坪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生态大镇、边贸重镇的奋斗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了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中州名镇、河南省卫生镇、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南阳市五星级小城镇等称号。
一、基本镇情
西坪镇区域面积257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2个村民小组,共4万人(集镇内1.8万人)。自古以来,西坪就是中原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朝秦暮楚”、王莽撵刘秀、武则天赏花、闯王练兵等典故和传奇故事;由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商旅多汇聚于此,又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色彩的徽商文化、方言文化、姓氏文化,上世纪九十年代包氏家谱在西坪的出现证明了西坪包氏为包拯嫡系后裔;同时传下了西坪民歌——全县唯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西坪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有三大突出优势:一是区位优势。西坪位于河南的最西南,与陕西省交接,处于商南、卢氏、淅川、西峡四县的结合部,是典型的省际“边缘镇”,是我县确立的“一心两翼三门户”中的“西门户”。二是交通优势。312国道和209国道、沪陕高速和三淅高速、宁西铁路和正在动工的蒙华铁路在西坪镇形成“十”字大交叉,同时拥有两条国道、两条高速、两条铁路交汇,在全省全国中较为少见,交通优势十分明显。三是资源优势。西坪已探明可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镁橄榄石、金红石和铁矿,镁橄榄石储量2亿吨,为亚洲第一,金红石矿石储量1.2亿吨,铁矿储量100万吨;西坪的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年降水量825毫米,境内主要河流淇河是西峡县第二大河流,也是丹江口水库主要支流之一,其中西坪境内干流42km,河床平均落差3/1000,水能蕴藏量1.96万kw,可开发量为1.03万kw。
二、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镇坚持工业经济强镇、特色产业富民、商贸流通兴业的整体思路,依托区位、资源、交通三大优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主线发展工业经济,以“菌果药茶”为主导强化“一村一品”经济,以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提速新农村建设,以基础设施改善和三大秩序整治核心提升集镇品味,全力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10.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经济社会呈现了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元至三月份,财政收入完成183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6%.
一是形成了以镁产品、汽车配件和冶金辅料为主的工业经济。建成了面积4平方公里,可容纳130家工业企业的省级专业工业园,是我县“一区两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工业企业57家,总产值18亿元,来自工业经济的收入对财政的贡献额度达到81%。其中镁砂加工企业23家,冶材加工企业6家,汽车配件加工企业3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家,超1000万元的企业16家,超500万元企业15家。
二是形成了以“菌果药茶”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经济。按照“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的整体思路,围绕“菌、果、药、茶”四大产业,目前全镇香菇规模稳定在一千万袋,发展猕猴桃一万亩,发展中药材一万亩,发展茶叶一万亩,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以上来自特色农业。全镇逐步形成香菇专业村11个,猕猴桃专业村3个,中药材专业村2,茶叶专业村2个、商贸专业村2个。20个村的特色产业逐步清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效益日益体现。
![]() |
|